• 尊龙凯时



    当前位置:首页 >> 基金要闻 >> 部门动态

     

      第194期双清论坛聚焦“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及应用”

      日期 2017-12-11   来源:信息科学部 科学传播中心   作者:付俊 邓方 杨曦  【 】   【打印】   【关闭

        2017年12月2-3日,由尊龙凯时委员会(以下简称基金委)主办、中南大学承办的“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及应用”双清论坛在长沙召开。本次论坛聚焦“人工智能基础前沿”和“人工智能助力制造业升级”两个主题。基金委主任杨卫院士出席论坛并在开幕式上致辞。基金委副主任高文院士、信息科学部主任柴天佑院士,西安交通大学郑南宁院士和中南大学桂卫华院士担任论坛主席。来自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南京大学、中国科学院等34所高校、研究机构和IT企业的54位专家(含9位院士)和20余位青年学者参加论坛。

        杨卫主任在致辞中指出,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间的深度融合,标志着人工智能已经进入我国的国家战略,智能化将成为支撑国家发展的关键技术。互联网、大数据、机器人和脑科学基础研究等进展,也为人工智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。与会专家学者要深入研讨,共同关注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和谐发展,努力推动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迈上新的高度。

        与会专家共作了8个主旨报告和24个主题报告,围绕“智能计算”、“脑与认知”、“硬件平台”和“制造流程智能化”四个方向,展开前瞻性、开放性学术探讨,提炼基础科学问题,分析可能的技术爆发点,梳理今后5-10年的重点发展方向。与会专家认为,“脑与认知”、“机器学习”、“工具与平台”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前沿。“智能计算”、“感知认知”、“动态决策”和“智能优化制造平台”对提升制造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。制造业特别是流程工业的智能化有望破解开放环境下不确定、不完备的全流程优化决策与调控难题,助力流程工业高效安全绿色发展。

        在“人工智能基础前沿”主题报告中,与会专家提出“场景理解过程中的跨层次关联”、“视觉知识表示和推理”、“类脑可计算模型”、“多源碎片化知识的表示”、“神经网络的记忆机制”等22个科学问题,“深度学习/神经网络”、“感知”、“认知”、“视觉理解”、“神经突触”和“脑认知机理”等14个热词在主题报告中频频出现。在“人工智能助力制造业升级”主题报告中,与会专家提出“复杂工况动态感知和多模态综合认知”、“流程工业大数据关联计算与知识发现”、“数据与知识驱动的制造过程多目标动态决策”等22个科学问题,“制造”、“知识驱动”、“人机协同”、“模型”、“安全”与“绿色”等15个词语被主题报告反复提及。

        论坛开幕式由信息科学部秦玉文常务副主任主持。政策局、数理科学部、信息科学部、管理科学部和科学传播中心的工作人员参加了论坛。